產品列表
沈陽工作服訊:棉花種植格局面臨大調 |
發布日期:2016-07-28 瀏覽次數:3791 |
![]() 沈陽服裝廠訊:棉花種植格局面臨大調 中國棉花種植面積減少已經成為國內外公認的事實。據報道,美國農業部9月發布報告稱,今年印度將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棉國,這標志著中國在全球棉花市場上主導地位的終結。 實際上,自2008年以來,國內各地棉產區已經不斷傳出種植面積縮減的消息。產棉大省山東2008年植棉面積為1332萬畝,2009年降到1200萬畝,2010年降到1170萬畝,2013年首次跌破1000萬畝。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在全國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,據中國棉花協會調查,預計今年全國植棉面積6340萬畝,比上年下降9.4%。其中,長江流域棉區和黃河流域棉區受生產成本上升、植棉比較效益下降以及取消臨時收儲政策等影響,面積下降較多。 河北棉花春播面積723萬畝,同比下降16.4%;江蘇棉花面積可能首次跌破200萬畝,比去年下降約20%;江西10萬畝以上植棉大縣如彭澤、都昌減幅都在10%以上,不少種植大戶面積減少近50%。 隨著全國棉花意向種植面積縮減,棉花總產也有所下降。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顯示,2003年至2013年,黃河流域棉區從203萬噸降到147萬噸,降幅27.5%;長江流域棉區從115萬噸降至100萬噸,降幅13%。值得關注的是,西北內陸產量發生了大逆轉,產量從169萬噸增加到449萬噸、增幅166%,占全國總產量比重由2003年的34%提高到2013年的64%。 據發改委初步預計,今年全國棉花實際產量在650萬噸左右,比上年減少50萬噸。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記者,全國棉花產量預期比去年減少10%,內地產區減少20%,新疆地區基本保持穩定。 “棉花種植面積減少,總產肯定會有所下降,但是產量還很難說!敝袊r科院棉花研究所所長李付廣表示,“今年季節干旱,與其他耗水作物相比,相對有利于棉花生長! 棉花種植面積減少,主要由于兩個原因:勞動力成本高、棉花價格下降。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季焜在接受《中國科學報》采訪時指出:“棉花是勞動密集型的大田經濟作物,國內很多地方采用手工采摘,增加了勞動力成本。棉花價格下降,也導致棉農積極性下降! 本文由沈陽服裝首選沈陽工作服(http://www.www.hktkco.com/)原創編輯,轉發請注明來源及版權歸屬。 原文分享地址:http://www.www.hktkco.com/newsview-160.html 相關閱讀:沈陽工作服廠家贊中美應尊重彼此對發展道路選擇 |